新闻中心 分类>>

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APP 最新2025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2025-04-07 14:35:5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体育APP 最新2025在过去的一年,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资央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2024年,中央企业的资产规模突破了90万亿,同比增长5.9%;实现增加值10.6万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6万亿元,上交税费2.6万亿元,均实现了高质量的稳定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达到人均81.2万元;全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是1.1万亿元,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实施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进一步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五个价值”,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的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刚才我也给大家通报了一些财务的主要指标结果,从结果来看,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中央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81.2万元,同比增长了3%;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都总体保持稳定。中央企业突出价值创造导向,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市值管理,在不少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同时,加大现金分红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境内总市值同比增长了17.6%。

  这些可圈可点的成绩表明中央企业高质量的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一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未雨绸缪、全程跟踪,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应该说,去年,中央企业都跑出了“加速度”。我们在年初的第一时间就锚定全年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中央企业实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价值创造专项行动,全力抓生产、抓经营、抓发展。在过程中我们紧盯不放,加强运行监测,强化督促调度,深入企业调研,定期召开圆桌会议听取意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了一季度和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正增长。在四季度,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力提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我们在四季度又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扩投资的政策激励措施,加强分类指导,紧盯关键节点强化运行调度,推动中央企业四季度保供给、拓市场、扩投资、强管理,各项指标明显回升,交出了一份实打实、含金量高的成绩单,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1月份我也是在这里和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了,我们去年对中央企业实行的“一利五率”经营考核目标体系,当时我也给大家介绍,我们确定目标“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改善。2025年我们将继续保持“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总体稳定,对个别指标做适当优化,就是用营业收现率来替代营业现金比率,其他指标不变,个别指标的优化主要目的是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营业收入质量,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提升经营创现能力。今年“一利五率”的经营目标是“一增一稳四提升”,增是利润总额要保持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要保持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要同比提升,努力以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个是承压力。央企加力布局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比如发布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自主研发生产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产业链韧性显著提升。同时中央企业也深刻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产业链补短锻长方面,尤其注重加强同各类企业的协同合作。国家电投协同“国和一号”产业链近60家民营企业完成整机设备的国产化研制,中国中车集团带动轨道交通产业链500多家地方企业共同打造株洲、青岛双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推动央企战新“提质升级”,塑造高质量的发展新优势:聚焦优化布局,引导央企积极参与“两重”“两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聚焦加大投入,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推动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好发挥战新产业基金、央企创投基金的作用,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同时,聚焦政策保障,落实长周期考核,在研发创新、人才供给、产需对接等方面继续优化支持措施,支持企业在新产业敢闯敢干,为塑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新支柱产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更好解决当前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今年将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争取掌握和突破更多原创性技术。二是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披露、评价、评估、交易机制,畅通企业内部成果转化通道,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力度。三是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以科研为核心、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更好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部署,扎实推进重组整合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一方面是有序开展新央企组建,我们着眼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完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着眼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整合央地优势资源,组建成立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另一方面是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完成爱达邮轮公司资源整合,实现中央企业邮轮运营平台公司高质量起步;推动中国一汽等汽车企业控股中国诚通力神青岛,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形成发展合力;推动重要矿产资源领域整合,持续增强我国重要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重要领域,组织推动了12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有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第一个方面是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二个方面是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减少行业内卷,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第三个方面是进一步强化整合融合,推动从资产合向业务合、人心合、文化合转变,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第二方面,投资结构更加优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中央企业全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了40%,实施老旧设备更新、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投资超8000亿元。不少中央企业在投资布局中寻找增长的“第二曲线”,在传统业务领域的企业集团积极布局新材料、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领域新赛道。近期,我们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希望中央企业以投促产,带动一批优质初创企业共同成长,为我国锻造新质生产力、赢得发展主动权作出更多贡献。

  2025年我们将继续推动中央企业靠前发力、主动作为,坚持“扩大”和“有效”并重,算财务账更算战略账,更加强调投资的效益和价值,更加强调与合作伙伴共成长,带头改善市场预期。具体来讲,主要是在产业焕新上再加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倍增计划落地生效,在新产业新赛道上接续谋划,集中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培育、加强协同;在科技创新上再加力,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推动落地一批强链补链的重点项目,坚持投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在设备更新上再加力,坚持示范带动、率先推进,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引领全行业形成规模效应,拉动全社会的投资增长。

  第二个方面,是通过改革进一步激活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潜能。主要是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了活力效率的有效提升。比如,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地落细,明确以“科学、理性、高效”为核心的董事会建设目标,同时,针对承担科技攻关、产业升级、战略投资任务较重的企业,探索实施差异化管理。比如,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价值创造、管理提升、品牌引领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一批企业加快迈向现代新国企。再比如,推动三项制度改革持续走深走实,98%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提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比例,中央企业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超过6%,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个方面,是通过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国有资产的监管效能。重点是把握“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关系,既把该放的放到位、充分激发活力,又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牢牢守住底线。具体来讲,积极推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出台25个行业的针对性考核实施方案,2024年度对中央企业的考核指标中,个性化指标占到77%,导向更鲜明,激励也更精准。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持续完善司库、产权登记、薪酬管理等系统,加快实现对企业重要数据的在线监管,同时加强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企业内部监督的贯通协同,充分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优势,最大限度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在资源保障上持续倾斜、加大力度。主要是在战略投资、资本注入、人才培养上给予保障。比如过去两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在中央企业总投资的占比都超过了30%,去年更是超过了40%;又比如,我们坚持开门搞创新、开放式创新,不断扩大创新朋友圈、优化生态圈,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最大限度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合力;再比如,去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了80%;同时,我们还组织实施专项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建平台、给资源、压担子,支持科技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攻关,都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谢谢您的提问。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以后,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力量,迅速投入救灾工作,各中央企业纷纷捐款捐物,驰援灾区,中国安能调集了专业救援人员180人紧急赶赴灾区;国家电网派出应急发电车和抢修队伍等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抢险保电保供工作;中央发电企业全力做好电力保供,确保随时“调得起、转得稳、发得足”;中央通信企业紧急抢修中断的通信设备,第一时间抢通日喀则地区的通信服务;中央建筑企业协调机械、人员、设备,准备医疗和生活物资,组建派出救援团队,为打赢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中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做了大量工作。具体情况请庆苗局长再作详细介绍。

搜索